55年授衔的元帅、大将、上将、中将,少将名单及职务
55年授衔的元帅、大将、上将、中将,少将名单及职务
55年授衔的元帅、大将、上将、中将,少将名单及职务[资料] 第1号
1955年正式实行军衔制时,共设6等19级,即:元帅2级: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元帅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。
将官4级:大将、上将、中将、少将。
校官4级:大校、上校、中校、少校。
尉官4级:大尉、上尉、中尉、少尉。
军士3级:上士、中士、下士。
兵2级:上等兵、列兵。
但实际授衔时,应毛泽东本人的要求,大元帅衔空缺未授;增加授予准尉军衔,这是考虑到当时我军有十几万副排级干部,军委决定暂时增加准尉衔,以解决副排级干部的衔称问题。
军官职务编制军衔
1955年的军官服役条例明确规定:“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每一军官职务,均须在定员编制表内规定其相当的军衔。”国防部1956年下发了《军官职务编制军衔表》,规定军官编制军衔为一职一衔和一职二衔。
1955年首次授衔时,评衔条件掌握较严,结果普遍存在实际军衔低於编制军衔一到两级的现像。如:军长的编制军衔是中将,而64名在职的军长、政委中,只有8人被授予中将军衔,54人被授予少将军衔,还有2人被授予大校军衔,低於编制军衔者占87.5%。师长的编制军衔是少将,但73名在职的师长、政委中,只有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,70人被授予大校军衔,占95.9%。而且,由於授衔後不少军官又得不到正常晋级,致使这一现像有增无减。 1960年,国防部重新制订了《军官职务编制军衔表》,取消了一职一衔的规定,改设一职多衔,大多数职务设叁衔,实际上,主要是将原编制军衔的下限降低了一、两级。军衔的种类区分和军衔称为1955年军衔制对军官的区分比较复杂,按专业勤务分为指挥、政治、技术、军需、军医、兽医、军法和行政等8类。指挥和政治军官中,又按军兵种分为若干类。各类军官军衔等级如下:
1、指挥军官和政治军官步兵军官:少尉至大将。
骑兵军官:少尉至大将。
炮兵军官:少尉至大将。
装甲兵军官:少尉至大将。
工程兵军官:少尉至大将。
你可能喜欢
- 元帅的故事
- 十大元帅
- 国民党将领名单
- 开国上将
- 红军将领
- 专业技术职务
- 开国少将
- 《元帅的故事》10页
- 元帅的故事25页
-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《元帅的故事》第二课时8页
-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《元帅的故事》第一课时13页
- 0802元帅的故事28页
- 元帅的故事 教案5页
- 共和国开国上将23页
-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名录5页
- 开国上将统计27页
- 开国上将名录3页
- 辞世的57位开国上将全纪录42页
- 共和国元勋之开国上将3页
- 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表12页
- 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培训材料fa4页
-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(一份)14页
- 关于2012年度各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安排的通知16页
- 黑龙江省气象部门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7页
- 农牧民技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(初级)[1]20页
- 开国少将3页
- 张学良亲弟成开国少将_文革时期惨死2页
-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少将名单4页
- 1955年授衔时的798名开国少将14页
- 开国少将名单2页
- 开国少将名单2页